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河北省文化产业创意家协会主办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王万举答客问之二 再答“给网络文学下定义”有什么用?

文章来源:     时间:2020-05-03   点击量:


王万举:著名学者、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创意学学科创立人(以下简称:王)


郝小学: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以下简称:郝)


郝:我觉得你上次谈的是下定义的一般意义,可否结合你对“网络文学”给出的定义谈一谈。


王:可以。“网络文学是文学在市场机制和互联网机制的交互作用下展开其动力系统的艺术—文化形态”或“网络文学是在市场……”。


郝:很多人对我讲,这个定义太咬文嚼字了。


王:是的。必须严谨。科学是概念的体系,不进入概念体系就是聊天。要给网络文学下定义,就要将感性的具体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复制历史的行程……


郝:又是一系列概念……


王:是的。除非你不搞科学。


郝:在你做出这个经典的定义之前,很多人也自觉不自觉地概括过“网络文学”,但确实还不到位。


王:是的。距离最近的就是将“网”分为广义和狭义。但仍需统一起来。


郝:请解释“动力系统”或“动态系统”。


王:“文学是一个动力系统”的观点不是我发明的,它是“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我将它的两个子系统改为了三个,即增加了从生活到作家这个子系统……


郝:这个我赞成,这太重要了。我认为有些作家就是走错路了,远离了生活。


王:文学不是一个静态的文本,而是一个动力系统。也就是说,任何作家都不可能离开生活,只是生活在不同状态中;任何作品都是生活的反映,只是反映的形式不同(直接、间接等等)。“文学”只会发生在审美主体和美的客体(文本)的对接之中,没有这种对接,创作就只是一种文化活动了。


郝:用你的理论讲,这是一种“前文化”。


王:对。即未经接受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它和由接受而引发的文化形态如主人公的语言流传、服装被仿效等等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的系统性时隐时现,在有轰动效应时隐遁,在系统缺失时反而凸显。这如同空气之于人,只有缺空气时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网络文学的兴起,使人清晰地看到出现了两个其系统各有缺失的文学形态,一个我叫它“评奖授家机制”(无贬义),另一个我叫它“文化市场机制”。前者缺读者,后者缺主旋。


郝:你用文学是一个动力系统的观点审察网络文学,是不是想说,这场表面看来是“换媒体”的文学运动,其实质是系统的整合?


王:是的。评奖授家机制为了追求接受,展开了“上网”运动,幻想“一网就灵”;市场机制则要求体制内的承认亦即评奖授家。20多年来,文学总体呈现追求两个效益统一的趋势,而“网络文学”这个文化形态,则以完成经济效益和接受效果(不是“社会效益”)的统一这个两个效益统一的阶段性成功而宣告结束。


郝:怎样理解你说的“文学是一个艺术-文化形态”?


王:你问得好。这一点对于定义网络文学非常重要。新理论必须引入新概念。这里强调的是艺术与文化在形式而非在内容上的反馈、转型。这个转型正是“网络文学”的实质,“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文体)所呈现的艺术“文化化”的特征,早在纸介文学时期就出现了——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报纸增厚、文学俗化等等,互联网只是为这个”文化化”的极端化创造了条件。艺术形态和文化形态存在着反馈关系。举例说,审美主体和文学作品的心理对接是一种艺术形态,而当主体接受之后,就会转变成文化形态,即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等等,对读者(主体)的生活发生影响(文化)。反过来也是如此:艺术形态是在文化形态中凝聚起来的。“艺术的文化化”说的是艺术形态向文化形态的转化。网络文学的“互动”“接受者变为创作者”“众筹创作”等等,都是这个“文化化”的表现。这里依然要重申,这种文化化的倾向,纸介文学时期已经存在,它是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使然,媒体只是它展开的工具。


郝:可是,有时候,人们说到“网络文学”,具体指的是网上的长篇通俗小说,如玄幻、都市、侠客等等类型故事。你的定义将这些包括进去了吗?


王:包括了。就文本说,它是艺术要素,但“艺术”只存在于主客体的对接之中,当这个对接发生时,打赏、参加创作、主体心灵成长等等互动便发生了,也就是说,“文化”发生了,文化形态形成了。


郝:“在市场机制和互联网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较容易理解,鉴于本文已经不短,相约再谈吧。